什麼是客家精神?
看看中外學者大老怎麼說:
胡文虎先生曾在香港崇正总会30周年纪念特刊上撰文论客家精神:
一、 刻苦耐劳之精神
二、 刚强弘毅之精神
三、 创业勤勉之精神
四、 团结奋斗之精神
史學界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結:愛國愛民,反壓迫反侵略:勤勞刻苦,努力開拓;勇敢無畏,富革命精神:摯誠團結,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
美国学者韩廷敦在《种族的特性》中说:“客人这族是中华民族的精华。”
传教士肯贝则说:“客家人确是中华民族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顾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爱种族的爱国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贡献,将一天大似一天,是可以断言的。”
英国学者布肯顿在《亚细亚人》一书中,一连串举出客家人的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敢作敢为等优点,赞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最后认为“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亚细亚精神”。
葉志茹先生在《 淺談客家精神及其形成 》一文中把客家精神概括成:一是百折不撓、銳意進取;二是艱苦創業、奮鬥求新;三是愛國愛族,精誠團結;四是崇文尚武、器重名節;五是敬老愛幼、繼祖崇宗;六是勤儉持家、樂善好施;七是追求革命、主持正義;八是為人忠誠,耀祖光宗。

 

 

胡文虎论客家精神
--------------------------------------------------------------------------------
作者: fangnaozhuo    时间: 2008-11-17 23:58     标题: 胡文虎论客家精神

胡文虎先生(1887-1954),祖籍福建省永定县,系南洋客籍慈善家、华侨领袖之一。生前与其弟胡文豹协力经营父业永安堂药行,后扩大为永安堂虎豹药行,精制“虎标”万金油、头痛粉、止痛散、清快水、八卦丹等五种成药经销我国和东南亚各地,其成药颇有信誉。后在新加坡及我国汕头、厦门、香港、福建、上海等地创设了中英文报10多家,形成星系报业,对新闻事业贡献良多。胡文虎热心赞助我国和华侨社会的文化、教育、卫生、新闻等事业,为客家人的优秀代表。胡文虎先生曾在香港崇正总会30周年纪念特刊上撰文论客家精神:

一、刻苦耐劳之精神
    盖我先民,方丧乱南迁,筚路褴缕,毫无凭藉,苟非有强健体魄,刻苦精神,则不能生存发展。故刻苦耐劳美德,遂成遗传习性,不分男女贫富,无不勤劳操作,其鲜安坐而食。

二、刚强弘毅之精神
    我先民既远离故土,杂居于其他先住居民之中,僻处僻阻之区,时虞意外侵迫,不能不藉腕力以自卫,故风俗自昔即多习武角艺,惟处世谦和,而守义勇往。男富强毅弘深之气,坚韧不屈;女无缠足怯弱之习,健美有加。

三、劬勤创业之精神
    我客家人士,既以故土硗确,养成勤劳善思、英迈创业精神。又以妇女能躬操耕作,主持家计,使男子无内顾之忧,致力远略。故数百年前即能冒风涛、涉巨浪,远赴南洋各地,从事垦辟大业,创立今日我客属人士伟大基础者,实在于此。

四、团结奋斗之精神
    我先民以生事多艰,虽锻炼体魄,增益技能,尚感独立支持之不易,不能不力谋团结,合群奋斗,克服环境困难,积久成风,无论安处家园,抑侨异域,苟遇本属人士,必声应气求,团结一致。内而互相提携,外而抗拒外侮。苟化精神而光大之,其有裨于我中华民族之发展者,正无穷也。
稿件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刘秀香


什么是客家精神
浏览次数:2954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5-21 18:37 | 提问者:laixi8814963
       
最佳答案 客家精神是来自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积,来自万里迁徙的磨练,来自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来自祖辈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来自客属先贤“源于斯,高于斯”的添薪曾彩。史学界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结:爱国爱民,反压迫反侵略:勤劳刻苦,努力开拓;勇敢无畏,富革命精神:挚诚团结,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 所有这些优点也涵盖在中华民族之中,所谓"客家精神",其实是"中华精神"演绎。

    刻苦勤俭。这是客家人最突出的特色。在这方面,广大山区的客家妇女表现得特别突出。她们艰苦卓绝、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历来为中外人士所赞扬。她们有力地促进了客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开拓进取。客家男人,不论出外谋生、立业,或从政、从军、从商,都敢做敢为,富有拼搏进取的精神。从古到今,散布在世界各国各地的客家人,各行各业都不断涌现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杰出人物;有些人甚至成为当地开埠的奠基人。

    重教崇文。客家人继承中原优良传统,历来十分重视学习文化。为了谋求生路,为了经商、做官,都必须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客家地区向来文教事业比较发达。近二十年来,客家地区的 小学、中学蓬勃发展,大学和专科学院也接二连三建立起来。

   念祖思亲。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他们怀念故土深沉浓烈。他们的后裔承传了这种带有儒家观念的传统,色彩更为浓烈。不论 迁移到何处以及海外异国他乡,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大陆各地,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侨乡更为隆重。海外也兴祭祖。有的客家老年华侨、华裔,十几二十次返回祖国寻根问祖,深情感人。

    爱国爱乡。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客家后裔和港澳台客属同胞,纷纷在故乡投资建厂,为振兴故乡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经常慷慨出资赞助家乡的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体现出游子的爱乡情怀。

    客家人还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等等优良传统。

    独特的客家精神,是鉴别客家人的四要素之一。客家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为汉民族中优秀的一支。美国学者韩廷敦在《种族的特性》中说:“客人这族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传教士肯贝则说:“客家人确是中华民族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顾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爱种族的爱国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贡献,将一天大似一天,是可以断言的。”英国学者布肯顿在《亚细亚人》一书中,一连串举出客家人的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敢作敢为等优点,赞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最后认为“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亚细亚精神”。
    外国学者如此高度评价客家人及其精神,那么什么是客家精神呢?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良心等。客家精神应是指客家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客家人自觉的心理状态。关于客家精神的课题,前辈及学者们已多有探索和论述。他们从客家历史发展及演进中分析客家民性、民风的特点,指出客家精神的特质,如客家学大师罗香林先生提出七点客家特性。张奋前先生指出客家民性有七点特征。李开仁先生指出客家人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有杰出的表现,光耀全球,举世同钦,是由于客家人具备了八项民风。客家先贤胡文虎先生根据客家人的传统特征,指出四点客家精神。前辈学者贤人的论述都有相当独到的见解,但有关客家人的特质则是意见大体一致的。综合而言,客家精神其核心是团结与革新,开拓与进取。
    客家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客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演变关系密切。客家精神是在客家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为客家社会的人文发展起引导作用。客家人来源于中原汉民族,北方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煅造出客家人的乐生迈进、刚强弘毅,勇敢豁达,客家人是“北方强者的血统与遗传”。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支民系,其形成和发展,经历数次大迁徙,颠沛流离,世事多艰使客家人养成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的特性,客家人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客家人经过历代长期艰苦奋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验和磨炼,使客家人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他们崇尚忠义,反抗压迫,义不帝秦,同仇敌忾,爱国爱乡,注重武术的凛然自傲之气,使他们成为“民族心理发展中的一群勇者”。客家先民是中原华胄,他们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虽经辗转流徙,其文化气质不变,他们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客家人深重的文化气息使他们成为“优者的遗业与涵儒”。客家民系最值得称道的可贵之处在于客家妇女的地位不同一般。客家女无缠足怯弱之习,她们能躬操耕作,主持农计,她们朴素节俭,勤劳洁净,崇敬丈夫,热爱儿女,任劳任怨,牺牲自我,维护家庭,她们以坚强和聪颖,在世界妇女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妇女的特性充分体现出客家精神的精髓所在。
    客家人普遍存在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这是由于客家民系是在迁徙流移中形成 。客家先民饱受战乱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日本人山口县造高度赞扬客家人,认为“他们原有一种自信与自傲之气,使其能自北方胡骑之下,迁至南方,因此,他们的爱国心,比任何一族为强,是永远不会被征服的……翻开数百年之中国历史,没有一次政治变动,是与客家人无关的”。竹越三郎则认为“客家是台湾最开化,最坚强和最富民族意识而不易统治的民族,他们的团结力尤为惊人,以致统治当局,不得不限制他们的居住地区,使其不得聚集在一处。”。在客家先民从第一次迁徙开始,近千年的历史中,客家社会涌现出不少爱国爱乡的民族英雄。如南宋末的爱国英雄文天祥,他是江西客家人,起兵勤王所率之队伍多是粤赣边区的客家人。明末东莞客家人袁崇焕为抗清护明,竭尽忠心;清中叶发动太平天国革命的洪秀全及其部将,大部分为客家人。清末勇敢抗击日本海军进攻的丰顺客家人丁日昌,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蕉岭客家人丘逢甲;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是客家后裔,其助手廖仲凯,邓仲元,姚雨平则是客家人,北伐名将叶挺,张发奎,抗日战争中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国民党抗日烈士谢晋元,中国共产党的著名将领朱德,叶剑英,刘亚楼,萧华等,都是客家人氏,他们在历次革命斗争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爱乡民族意识,成为客家人的杰出代表。

    客家精神是革命的精神,客家精神也是一种激励人向上的精神,客家精神还是和睦亲邻、繁荣社会的精神。发扬客家精神,于社会进步,于民族发展,于家庭和睦,于个人上进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
对我有帮助
28回答时间:2007-5-13 10:41

什么是客家精神?
浏览次数:230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1-3-23 18:44 | 提问者:hycgm
       
最佳答案 客家精神是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凝炼出来的客家文化的深层内涵,客家人优秀的民系精神突出地体现在它的开拓精神和革命精神,换言之,客家精神的精髓是革命的精神。
   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徒中,通过漫长的历史整合、兼容、同化、改造、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风俗以及共同的心理认同,造就了客家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革命进取的精神,最后形成了崇先报本、爱国爱乡、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穷则思变、勇于开拓、团结协作、海纳百川等为主要特点的客家精神和基本特质。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这一共性基础上个性凸现。

客家人精神三个字的概括
浏览次数:347次悬赏分:15 | 解决时间:2010-11-24 20:31 | 提问者:受伤滴天真
        最佳答案 党的十六大郑重地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任务。客家妇女是客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已为世人所公认。而客家精神又是民族精神的典范。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它博大精深,笔者用柔、韧、刚三个字来表述:客家妇女在人伦关系的处理上,表现出充分的柔性,在吃苦耐劳方面,表现出充分的韧性,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充分的刚性。

    先说柔性。
    有3个至今还存留在客家地区的风俗例子。

    1、夹菜的风俗。同样去赴宴,男客不夹菜,而女客夹菜。所谓夹菜就是在宴席上属于女客的那一份好菜好肉,女客用碗盛起来,在席上只吃一些汤水类。席散后,女客将酒席上夹下的好鱼好肉带回家给公公婆婆或小孩分享。

    不过,这种风俗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今天,已经弱化。

    2、女客不上席的风俗。逢年过节,家有庆宴时,女人不上席,或在灶前厨下吃,或等男丁吃完后再吃,或设下席或偏席。这是女人对男人的恭敬与谦让。

    这种风俗至今还有极大的普遍性。女性在男性面前总是谦让,表现出礼仪上的甘居人后。

    3、长嫂为母。客家地区称长兄为父,父亡后,长兄承担起父亲的责任,而长嫂也相应地承担母亲的责任,对小叔子和小姑子的抚养嫁娶确实负起母亲的责任。

    总之,客家妇女是贤妻,是良母,温柔敦厚,堪称楷模。

    再说韧性。

    客家妇女担当着操持整个家庭事务的重担,培育出惊世骇俗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这里的苦,不是一朝一夕的苦,是长年累月,乃至终生操劳。上山砍柴,下地犁耙,上屋盖瓦,厨前做饭,灯下缝衣……一双天脚闯天下。

    客家地区一向有崇尚读书的习俗和风气,千百年来,客家母亲含辛茹苦,鼓励儿女们读书上进,为中华民族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材。

    身教重于言教。客家妇女的现身说教更是深刻感人,客家人的家庭教育大都以妇女为中心,客家男子大都外出谋生,持家教子的重担几乎都落到妇女身上,“家头教尾”(养育子女)、“田头地尾”(耕田种地)、“灶头锅尾”(家务劳动)、“针头线尾”(缝补衣裳)等四项妇功的养成和履行,年复一年,有的甚至一辈子,真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和劳苦。

    在客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不但儒者达士具有这种品质,就是布衣百姓也重礼仪,讲守信,热情尚礼,谦和大度。客家母亲在对后一代的教育要求中,主要是先辈优良人格的再现,它绝不仅仅是对先辈业绩的简单回忆和眷恋,而且具有超越时间的永恒性和跨地域的同根性,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充满生命力和说服力的。况且,身教重于言传,客家母亲们身上那种勤劳耐苦精神对后辈的熏陶亦可谓举世罕有,那正是客家人优良人格品德的真实展示。其教育效果无疑可以入脑入心,激励后辈,是子孙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勤劳、俭朴的优点也为世人所公认,那正是他母亲钟太夫人言传身教的必然结果。母亲真切的人格力量,使朱德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有助于后辈对前辈的教育永远认同,铭心刻骨,进而透过内省转化为自身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出现一种良性循环。因此,客家妇女们的“言传与身教”的教育特色,无疑是客家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力量源泉之一。

    最后说刚性。

    前文说到客家妇女柔的一面,那是指客家妇女对待亲人、对待同胞表现出的一种精神特性。但是在异族入侵,家国不宁之时,客家妇女则表现出大义凛然的刚烈气概。

    客家妇女参战早有先例。相传南宋某皇帝被敌军追逐时,为梅县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所救,当下南宋皇帝题赠:“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并对此地女人死后一律封“孺人”。而“孺人”本是五品知府以上的夫人的称谓。

    当年的中央苏区所在地就是客家地区。客家地区扩红的宣传主力,就是苏区妇女,比如当年苏区扩红宣传的兴国山歌大王谢水莲就是个典型之一,用山歌动员客家子弟上前线,出现了母送子参战,妻送郎当红军的感人场景。

    客家妇女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舍小家保大家,支援革命,支援前线,做军鞋,抬担架,“一首山歌三个师”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因为当年中央苏区是建立在纯客家地区的,组成中央红军有生力量的多是客家子弟,中央红军主力的四分之三牺牲、失散或冻饿死亡在长征途中,他们绝大部分是来自江西、福建的客家子弟,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富有革命传统的客家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而客家女人表现的刚烈精神也永垂青史。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
对我有帮助
2回答时间:2010-11-10 20:33

客家人的點點滴滴                                                                 紐約客家會 理事 劉俊雄

飲水思源

廣東省蕉嶺縣是梅州市轄七縣之一. 縣民清一色是客家人. 縣境山多田少, 所以這兩百年間移民到台灣的約有七, 八拾萬人口. 所以在台灣口操'四縣'話的多是蕉嶺口音. 由於'四縣'口語通行無阻, 加上人傑地靈, 所以蕉嶺出身的人才輩出,有如名將丘逢甲, 丘念台, 抗日烈士羅福星, 前立法院長劉闊才, 縣長劉定國, 外科博士徐傍興,前台大醫院長邱仕榮, 不勝繁舉. 客家民族是中華民族的精華. 因為客家人不但是頑強, 而且富有民族意識及團結意識, 開化得早. 所以族群精神及客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美德的傳統的繼承者. 由於客家族群不斷地被迫遷徙, 這種被環境迫使而鍛煉出來的堅強意志的性格與有恒的精神創造了非常優秀且成功的領導人才, 有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 馬來西亞的葉來先生, 國際著名企業家胡文虎先生, 香港李嘉誠先生等等都是舉世聞名的客家人.

'鄉親', 你從那裡來呀!!

全球客家人群將近一億人口. 在台灣就有四佰多萬人. 這四佰多萬人口中的我們,常常能聽到(或見面)音正腔圓的客家話, 也有荒腔走板的客家人群, 在見面時都會引起互相之間有相見恨晩的情緒與感觸. 平時我們應該大力響應並公開勇敢地,(這是我們楊會長常提起的一句話), 大聲地講出我們客家阿母話. 不分省籍, 不分士農工商, 大大團結起來試講, 常講. 大聲地講我們的母語—客家話. 讓客家子弟有真正出頭的一天. 不要老是讓某些政治人物, 當面對廣大群眾問求選票而號稱自己是中原客家人後代. 這是施捨的一種行為, 也是安撫,摸頭, 給糖(毒糖)吃的怪招. 但我們要的不是僅僅一些口號, 要的是這些政治人物能道地的講出一段我們能接受的政治理想與實質的理念; 再也不要讓他們僅僅哄幾句荒腔走板的客家話給客家人哄堂大笑 –正是一場搞笑而已. 同時我們也要求對客家人提供出具有實質與創造性的軟體文化, 能真正展現出客家人過去珍貴的歴史記載與目前具體的生活需求及對將來有創造性的規劃及成果來顯示出客家文化的繼續存在, 不會被腐化消失. 更能得到真正的尊嚴而不再是社會弱勢力族群的一環, 更能使客家文化可以永久持續後代, 與其他族群和諧共存共融,所以"鄉親, 你從那裡來呀". 這是一句非常簡單的問候話, 但是, 當你聽到了真正的客家口音時的那種感覺, 不是簡單一句話可以表現出來的, 而是在内心的感受温暖無比, 遠比吃一頓可口的客家菜還來得更具體, 更實在, 更體貼. 所以以後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時候, 絕對不要忘了這句話, '鄉親', 你從那裡來呀!!

找回流失的客家歴史文化

客家人是很內斂的. 在廣大人群當中不會特別突顯出自己的身份. 因為大家都希望被平等對待. 族群劃分向來都不是族群本身所樂見的, 而僅僅是政壇上操作選票的工具. 自從二零零零年起, '客家'這兩個字就緊跟在原住民之後, 在政治版圖上陡增份量. 所有政客們所開出來的選舉支票, 有關客家人的部分, 比比皆是, 有如創設客家電視台, 地方性電台, 廣場, 文化學術館, 大專學院等等, 都讓客家人看得眼花撩亂, 感覺到很爽, 但不實際. 對真正文化的繼承沒有實質的存在. 我勸自己應該站出來走自己的路, 自己打拼自求多福才是長久之計. 據統計報告來源稱, 説客家話的人口流失非常嚴重. 每年大約有 5 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 在台灣的客家人,十五歲以下的人口中祇有十個百分比, 會説客語, 所以復甦客家語言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 因為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文化, 最後客家人也漸漸消失不存在了. 現在有不少客家大老對於客家戲曲付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用來保存其特有的文化傳統, 更不吝惜地推展到海内外給各種不同層次人士來欣賞優質的民俗戲曲, 陶冶藝術氣息, 用不同的方式來解説客家文化的特質及美感. 這也是我們大紐約的客家會常常舉辦的大活動來響應國内這些大老的創舉. 用海内外力量配合推展使客家文化長遠流傳後世功德無量.

三山國王廟與義民廟

我小時候是住在苗栗市街上. 這裏有二條大約三公里長的街道. 一條叫中正路, 另一條叫中山路. (連接光復路). 這兩條長街就組合成了'苗栗山城'. 街道雖長,但不繁榮.倒是後街小山坡上有一座香火鼎盛的三山國王廟. 本廟是很多客家歷史學者探尋台灣客家生命力的奇蹟及重點. 早期在大陸是叫 '福神', 起源於隨唐朝時代. 在大陸原鄉潮州一帶, 廣受敬愛與奉拜. 後來傳到了高屏, 六堆建有三山國王廟, 凝聚客家族群力量; 在台北新莊市亦保有國家二級古蹟的新莊三山國王廟. 在台南市三山國王廟亦享有一定程度的聲望, 足夠有意探討台灣客家人生命力與前途展望, 有更明確的思考典籍. 至於義民廟, 則是台灣本土自動自發產生出來的民間信仰, 早期義民廟可遠推到清朝康熙六十年的朱一貴事件, 後來在新竹的義民廟, 苗栗北街的義民廟 (寺堂), 台中東勢的義塚則與後來的林爽文事件及戴潮春事件有密切關連. 此種對保衛客家庄不受外力侵襲而死難的列祖列宗表示最高的敬仰而產生的祭禮行為是足夠引發客家人後代子子孫孫的自傲與留傳發揚光大. 所以綜上所述, 我們客家人義民'祭', 是在表揚及紀念客家祖先保家衛國的忠義精神, 也可以從很多民間祖祠門聯上書寫著 '義勇之民忠於斯土, 護佑百姓流傳萬年' 來互相印證義民廟的崇高理念與貞潔行為.

結語: 客家人為什麼優異

因為客家人有與其他族群不同的客家精神與客家文化. 什麼是客家精神? 簡單幾個字: 克苦耐勞, 剛強弘毅, 勤勞創業, 團結奮鬥. 什麼是客家文化? 那便是完整保留了漢民族傳統文化. 涵蓋了語言文學, 治國興家思想. 忠孝節義的禮俗道德及崇高的宗教信仰. 這就是客家人的優異及特質.

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是來自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沉積,來自萬里遷徙的磨練,來自偏僻山區惡劣環境的鍛冶,來自祖輩一代一代的言傳身教,來自客屬先賢“源於斯,高於斯”的添薪曾彩。
 
史學界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結:愛國愛民,反壓迫反侵略:勤勞刻苦,努力開拓;勇敢無畏,富革命精神:摯誠團結,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
 
所有這些優點也涵蓋在中華民族之中,所謂"客家精神",其實是"中華精神"演繹。
 
目錄
1歷史由來
2詳細介紹
客家精神- 歷史由來
客家精神是來自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沉積,來自萬里遷徙的磨練,來自偏僻山區惡劣環境的鍛冶,來自祖輩一代一代的言傳身教,來自客屬先賢“源於斯,高於斯”的添薪曾彩。史學界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結:愛國愛民,反壓迫反侵略:勤勞刻苦,努力開拓;勇敢無畏,富革命精神:摯誠團結,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所有這些優點也涵蓋在中華民族之中,所謂"客家精神",其實是"中華精神"演繹。

刻苦勤儉。這是客家人最突出的特色 。在這方面,廣大山區的客家婦女錶現得特別突出。她們艱苦卓絕、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精神,歷來為中外人士所讚揚。她們有力地促進了客家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開拓進取。客家男人 ,不論出外謀生、立業,或從政、從軍、從商,都敢做敢為,富有拼搏進取的精神。從古到今,散佈在世界各國各地的客家人,各行各業都不斷湧現出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傑出人物;有些人甚至成為當地開埠的奠基人。

重教崇文。客家人繼承中原優良傳統,歷來十分重視學習文化。為了謀求生路,為了經商、做官,都必須學習文化知識,所以,客家地區向來文教事業比較發達。近二十年來,客家地區的小學、中學蓬勃發展,大學和專科學院也接二連三建立起來。

念祖思親。歷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遷的,他們懷念故土深沉濃烈。他們的後裔承傳了這種帶有儒家觀念的傳統,色彩更為濃烈。不論遷移到何處以及海外異國他鄉,客家人都不會忘記他們的祖輩來自何處。大陸各地,客家各姓宗親,每年春秋祭祀祖宗,僑鄉更為隆重。海外也興祭祖。有的客家老年華僑、華裔,十幾二十次返回祖國尋根問祖,深情感人。

愛國愛鄉。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眾多的客家後裔和港澳台客屬同胞,紛紛在故鄉投資建廠,為振興故鄉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經常慷慨出資贊助家鄉的社會公益和福利事業,體現出遊子的愛鄉情懷。

客家人還有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熱情好客等等優良傳統。


客家精神- 詳細介紹
獨特的客家精神,是鑑別客家人的四要素之一。客家人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形成為漢民族中優秀的一支。美國學者韓廷敦在《種族的特性》中說:“客人這族是中華民族的精華。”傳教士肯貝則說:“客家人確是中華民族最顯著,最堅強有力的一派,他們的南遷是不顧屈辱於異族的統治,由於他們顛沛流離,歷盡艱辛,所以養成他們愛國愛種族的愛國心理,同仇敵愾的精神,對中華民族前途的貢獻,將一天大似一天,是可以斷言的。”英國學者布肯頓在《亞細亞人》一書中,一連串舉出客家人的勤勞、耐苦、節儉、慷慨、團結、愛國、敢作敢為等優點,讚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 ,最後認為“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亞細亞精神”。
外國學者如此高度評價客家人及其精神,那麼什麼是客家精神呢?精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自覺的心理狀態,包括情緒、意志、良心等。客家精神應是指客家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客家人自覺的心理狀態。關於客家精神的課題,前輩及學者們已多有探索和論述。他們從客家歷史發展及演進中分析客家民性、民風的特點,指出客家精神的特質,如客家學大師羅香林先生提出七點客家特性。張奮前先生指出客家民性有七點特徵。李開仁先生指出客家人所以能夠在世界各地有傑出的表現,光耀全球,舉世同欽,是由於客家人具備了八項民風。客家先賢胡文虎先生根據客家人的傳統特徵,指出四點客家精神。前輩學者賢人的論述都有相當獨到的見解,但有關客家人的特質則是意見大體一致的。綜合而言,客家精神其核心是團結與革新,開拓與進取。
客家精神的形成與發展,與客家歷史與文化的發展演變關係密切。客家精神是在客家人的物質生產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同時又為客家社會的人文發展起引導作用。客家人來源於中原漢民族,北方粗獷豪爽的性格特徵,煅造出客家人的樂生邁進、剛強弘毅,勇敢豁達,客家人是“北方強者的血統與遺傳”。客家人作為漢民族一支民系,其形成和發展,經歷數次大遷徙,顛沛流離,世事多艱使客家人養成堅忍卓絕,刻苦耐勞,冒險犯難,團結奮進的特性,客家人是“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影響或選擇下的適者”。客家人經過歷代長期艱苦奮鬥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驗和磨煉,使客家人自始至終帶有一種浩然正氣的民族節操,他們崇尚忠義,反抗壓迫,義不帝秦,同仇敵愾,愛國愛鄉,注重武術的凜然自傲之氣,使他們成為“民族心理發展中的一群勇者”。客家先民是中原華冑,他們來自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雖經輾轉流徙,其文化氣質不變,他們講禮節,重倫理,好學問,尚教育,敦親族,敬祖先,隆師道,客家人深重的文化氣息使他們成為“優者的遺業與涵儒”。客家民系最值得稱道的可貴之處在於客家婦女的地位不同一般。客家女無纏足怯弱之習,她們能躬操耕作,主持農計,她們樸素節儉,勤勞潔淨,崇敬丈夫,熱愛兒女,任勞任怨,犧牲自我,維護家庭,她們以堅強和聰穎,在世界婦女中佔有重要地位。客家婦女的特性充分體現出客家精神的精髓所在。
客家人普遍存在強烈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這是由於客家民係是在遷徙流移中形成。客家先民飽受戰亂和壓迫帶來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對家園的安定,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崛起有著強烈的渴望。日本人山口縣造高度讚揚客家人,認為“他們原有一種自信與自傲之氣,使其能自北方胡騎之下,遷至南方,因此,他們的愛國心,比任何一族為強,是永遠不會被征服的……翻開數百年之中國歷史,沒有一次政治變動,是與客家人無關的”。。竹越三郎則認為“客家是台灣最開化,最堅強和最富民族意識而不易統治的民族,他們的團結力尤為驚人,以致統治當局,不得不限制他們的居住地區,使其不得聚集在一處。”。在客家先民從第一次遷徙開始,近千年的歷史中,客家社會湧現出不少愛國愛鄉的民族英雄。如南宋末的愛國英雄文天祥,他是江西客家人,起兵勤王所率之隊伍多是粵贛邊區的客家人。明末東莞客家人袁崇煥為抗清護明,竭盡忠心;清中葉發動太平天國革命的洪秀全及其部將,大部分為客家人。清末勇敢抗擊日本海軍進攻的豐順客家人丁日昌,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蕉嶺客家人丘逢甲;領導辛亥革命的孫中山是客家後裔,其助手廖仲凱,鄧仲元,姚雨平則是客家人,北伐名將葉挺,張發奎,抗日戰爭中十九路軍將領蔡廷鍇,國民黨抗日烈士謝晉元,中國共產黨的著名將領朱德,葉劍英,劉亞樓,蕭華等,都是客家人氏,他們在歷次革命鬥爭中,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愛鄉民族意識,成為客家人的傑出代表。

客家精神是革命的精神,客家精神也是一種激勵人向上的精神,客家精神還是和睦親鄰、繁榮社會的精神。發揚客家精神,於社會進步,於民族發展,於家庭和睦,於個人上進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葉志茹先生在《 淺談客家精神及其形成 》一文中把客家精神概括成:一是百折不撓、銳意進取;二是艱苦創業、奮鬥求新;三是愛國愛族,精誠團結;四是崇文尚武、器重名節;五是敬老愛幼、繼祖崇宗;六是勤儉持家、樂善好施;七是追求革命、主持正義;八是為人忠誠,耀祖光宗。

許多客家研究人士對客家精神進行過大量的探討和描述,其獨特性和高尚性受到中外人士所公認。客家精神的形成是在獨特的社會環境和獨特的歷史淵源中,經過漫長的歷史進程,在不斷的推陳納新的過程中形成的。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揚,也為中華族的歷史增添了光輝的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lihak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